堵住心血管系統用藥安全缺口
根據國家食藥監管總局近日發布的2014年《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》中提到“心血管系統用藥占化學藥的10.2%,較2013年上升了0.2個百分點,且連續5年呈上升趨勢。”為什么心血管系統用藥的不良反應會逐年增高,如何合理使用來保證其用藥安全?為此,記者采訪了心血管臨床和醫院藥學的有關專家。
不良反應增加因素眾多
《報告》中指出:“在化學藥總體排名和按劑型分布的排名中,心血管系統用藥所占比例均有所增加。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在逐年升高,心血管系統用藥尤其是口服制劑使用越來越廣泛。應進一步加強心血管系統用藥監測與評價。”
人口老齡化及城鎮化進程的加速,使中國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流行趨勢呈明顯上升態勢,據《中國心血管報告2014》顯示:目前,估計全國有心血管病患者2.9億,其中高血壓患者2.7億,卒中患者至少700萬,心肌梗死患者250萬,心力衰竭患者450萬,肺心病患者500萬,風濕性心臟病患者250萬,先天性心臟病患者200萬。每5個成人中有1名患心血管病。
心血管疾病的高發病率及高死亡率,使得臨床上心血管系統用藥所占的比例很高。藥物是一把“雙刃劍”,用藥的增加必定會伴隨著不良反應的增加。而如果患者合并多種疾病,合用的藥物越多,藥物之間發生相互作用,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也就越高。
同時由于服用多種藥物,少有患者有很好的依從性,藥物需要調整時未及時調整,吃錯藥,過量、過長時間服藥,自行添用藥物或同時接受幾位互不聯系的醫生的治療,服用多種保健食品等,都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的機會。
合理用藥減少不良反應
張士紅表示,要減少心血管系統用藥的不良反應,一定要加強醫療機構的規范化治療,現在推行的臨床路徑、每年更新的心血管診療指南,以及臨床試驗總結的循證醫學證據,都是能對患者增強藥物療效和安全性、增加獲益、減少不良反應和死亡率的好舉措。
藥物不良反應與接受藥物治療的不同人群、患者機體的疾病狀態、藥物本身均有關。因此,對于老年患者,醫生、藥師需要進行細致的個體化用藥教育,交待藥物的用法用量、服用時間、貯存方法等,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藥隱患,并實行定期隨訪。李玉峰也強調,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、合并糖尿病患者、肝腎功能不全者、心衰者、過敏體質者等易發生不良反應的人群,其用藥都要特別給予關注。
李玉峰還提醒,按醫囑用藥對保證用藥安全至關重要,切勿自行隨便服用。他在臨床上發現,很多患者看到別人吃的藥有效就盲目效仿,其實這樣特別容易出現不良反應。所有藥物都有相對的禁忌證、適應證、不良反應,而醫生也要根據患者的整體情況,如營養狀況、肝腎功能、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等,從小劑量開始用藥(如降壓藥),才可能避免不良反應。
加強心血管系統用藥監測
為了減少不良反應,定期或階段性對主要臟器的功能進行監測至關重要,如肝功和腎功。藥物都需從肝腎代謝,尤其心血管疾病的許多常用治療藥物,其代謝途徑非常類似,長期大量服用會產生競爭性抑制,導致藥物療效減低。其實,西藥成分明確,含量單純固定,合用的安全性非常高,大部分的心血管系統用藥可以同時服用。但是,對于新加用的藥品,則建議和原有藥物間隔一段時間服用,或者不同時加用好幾種新藥,以方便區分是否為由新加用的藥物導致的不良反應。
“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需長期用藥。”北京積水潭醫院臨床研究中心陳志剛副主任藥師介紹,藥物不良反應分為速發型和遲發型,需要區別監測和關注。速發型如過敏性休克、惡心、頭痛等,有的是一過性,有的輕微可耐受,有的危及生命,但因為產生的時間與用藥的相關性比較明顯,易于被患者和醫生所察覺。而遲發型的不良反應,如肝腎功能損傷、血小板異常等,則不易確定與用藥之間的因果關系,特別是有些不良反應在停藥后依舊長期存在,不容易從藥物作用機制的角度解釋藥物與不良反應的因果關系。
近年我國心血管系統的新藥依舊以仿制藥為主,新型的心血管系統用藥層出不窮,如新型抗血小板藥物替格瑞洛、普拉格雷、血小板ⅡbⅢa受體拮抗劑阿昔單抗,抗心衰藥左西孟坦,抗心律失常藥物伊布利特、決奈達隆,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阿利吉侖、依普利酮,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依折麥布,治療肺動脈高壓的內皮素受體拮抗劑波生坦等,雖都是經過規范的臨床試驗才批準上市的,但仍有待于長期應用驗證最終的安全性。而且由于臨床使用經驗相對不足,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,所以用藥時也要加強監測。
隆信制藥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(Ⅰ)屬于國家四類新藥,是治療冠心病的一線用藥。治療效果好,不良反應低,是長期治療冠心病和穩定性心絞痛防治的首選藥物!
免費咨詢熱線:400-0138-299
營銷中心:廣州市永信藥業有限公司
電話:020-38866693(6條線)
傳真:020-38861665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北路368號都市華庭日彩軒25樓A-B室
(代理產品請直接撥打400電話或聯系營銷中心)
廠家:廣東隆信制藥有限公司
電話:0750-3869503、3866186
傳真:0750-3866538
地址:廣東省江門市高新技術工業區高新西路49號
同類文章排行
- 處方外流時代來臨,高血壓市場誰主沉浮?
- 搜狐財經:圖解百度與莆田系幕后利益鏈
- 首份全球糖尿病報告:中國成年人近10%患糖尿病
- 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的重磅降糖藥
- 糖尿病治療新方法——26.8萬英鎊獎勵的“可變剪接”!
- 高血壓診斷開發出新型標記物
- 吸煙者為何易患糖尿病?科學家已經找到重要線索
- 你試過一滴口水驗血糖嗎?新技術將免去人們扎手指之痛
- 石墨烯制成柔性糖尿病管理貼片,既能測糖又能降糖
- 適宜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面包新鮮出爐!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